酒的故事
一直以来,网络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观察白酒加水后是否变浑浊可验证该酒是不是粮食酒。有人对"白酒加水后变浑浊就是粮食酒,未变浑就是酒精酒"这一说法深信不疑,并称此方法从未失手过;但也有人说这方法特不靠谱。
事实上,白酒出现浑浊现象有很多,如有些酒从南方运到北方后就会变浑浊;有些纯粮食酒加水后也会变浑浊……那么,白酒变浑浊究竟有哪些道道呢?
今天,猫九就为大家揭晓白酒会变浑浊的真相。
专家揭秘:"加水是否浊变"不是检验是否为纯粮食酒的科学方法。
缘由解析:
1、 白酒加水后会出现"失光"现象,即变浑浊。
白酒是含醇、醛、酸、酯类等丰富微量物质的液体,这些微量物质也是白酒香气的主要来源。有意思的是,白酒中有些酯类是溶于酒而不溶于水的,引起白酒变浑浊的高级脂肪酸酯物质就是如此。因此,白酒加水后,液体中酯类微量物质在酒精度降低和低温下会产生一种絮状物,这就是白酒变浑浊的原因,也称为白酒"失光"现象。
2、 粮食酒加水后变不变浑浊与"降低高级脂肪酸酯"密不可分。
有些白酒生产企业为防止白酒加水后变得浑浊,会使用"降低高级脂肪酸酯物质"工艺对白酒进行处理。因此,有些优质高档白酒加水也不会出现浊变。另一方面,假如在纯酒精中(或以食用酒精为主体勾兑的白酒中)添加一定量高级脂肪酸乙酯成分,再加水降度也一样会浑浊。
所以白酒加水后酒体是否变浑浊,与生产工艺密切相关,不能将其作为检验酒体是粮食酒还是酒精酒的科学方法和或标准。
专家揭秘:南方白酒运到北方出现浑浊现象是气候条件导致的。
缘由解析:
白酒从南方运到北方,气候条件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尤其是温度。白酒中的醇溶性物质由于温度降低会分析出一种絮状物,即我们常说的变得浑浊。这一原理同样可以解释白酒在夏季发生浑浊的现象较少,而在冬季寒冷地区发生浑浊现象较多。
专家揭秘:纯粮高度酒在降度后变得浑浊是正常现象。
缘由解析:
引起白酒"失光"现象,即变浑浊的主要微量物质是白酒中的高级脂肪酸酯类物质。此外,酒体的酒精度、环境温度会影响此种高级脂肪酸酯物质在白酒中的稳定性。白酒在降低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降低,高级脂肪酸酯物质的溶解性会随之变差,因此酒液会形成乳白色絮状沉淀物,即我们所说的酒液浑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