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故事
中国八大名酒即:茅台酒、五粮液、剑南春、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古井贡酒、董酒、汾酒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白酒共进行过五次的国际级评比,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名酒,五粮液、西凤酒、董酒、古井贡酒在其中四次被评为名酒。
评比结果
第一届:1952年在北京举行,共评出四大名酒,白酒有:茅台酒、汾酒、泸州大曲酒、西凤酒。
第二届:1963年在北京举行,共评出八大名酒:汾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董酒。
第三届:1979年在大连举行,共评出八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 、泸州老窖特曲。
第四届:1984年在太原举行,共评出十三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
第五届:1989年在合肥举行,共评出十七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武陵酒、宝丰酒、宋河粮液、沱牌曲酒。
2012年9月26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主办的“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成果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经“华樽杯”第四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组委会评测,陕西西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价值为213.7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50.73%,位于全国白酒行业第六位,西北地区第一位。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价值为208.99亿元,同比增长48.55%,位于全国白酒第七位、中部地区第一位。
评比历史
中国八大名酒的掌门回顾酒企发展历程,探讨中国酒行业发展未来。
195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评酒会在北京举行,全国的酿造专家、评酒专家和学者,从数以万计的名酒中,评选出了八种国家级名酒:茅台酒、汾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酒、绍兴鉴湖黄酒(今古越龙山集团)、红玫瑰葡萄酒(张裕)、味美思酒(张裕)、金奖白兰地酒(张裕)。
60年过去后,八大名酒再聚首。高峰论坛上,来自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刘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赵建华,以及八大名酒的掌门人季克良、张良、李秋喜、徐可强、傅建伟、周洪江等表示,2012年,是对中国名酒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国名酒将要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道路,在传承过去60年辉煌的同时,闯出一条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名酒之路。
论坛包括中国名酒60年发展进取之路、中国名酒的“创新·未来”、历史新起点上的企业战略、全球化竞争格局下与中国名酒应对战略等5个议题。
![]()
茅台酒 中国酒都”贵州仁怀市中酱酒业连锁集团的代表认为,未来酒水营销模式,或将迈向连锁经营。这种运营方式,将在酒行业营销中呈现一种集中性、规模性、品牌性、合作性的连锁销售风格,达到整合资源,规范市场,统一推广,集中销售,确保质量,平抑价格,放心消费的目的。
茅台酒系以优质高粱为原料,
茅台酒
用小麦制成高温曲,而用曲量多于原料。用曲多,发酵期长,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等独特工艺,这是茅台酒风格独特、品质优异的重要原因。酿制茅台酒要经过两次加生沙(生粮)、八次发酵、九次蒸馏,生产周期长达八九个月,再陈贮三年以上,勾兑调配,然后再贮存一年,使酒质更加和谐醇香,绵软柔和,方准装瓶出厂,全部生产过程近五年之久。
![]()
董酒 董酒产于贵州遵义董公寺镇 ,是董香型白酒的代表,以独特的工艺、典型的风格、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在中国名酒中独树一帜。董酒在第二、三、四、五次全国评酒会上四次蝉联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董酒的工艺和配方曾三次被国家权威部门列为“国家机密”,国密董酒由此得名。董酒是串香工艺的鼻祖,其独特工艺简称为“两小、两大、双醅串蒸”——采用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双醅串蒸而成。由于采用了特殊的工艺和配方,董酒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与回甜,被行家们评价为“酒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
![]()
汾酒
酿酒历史
山西杏花村的酿酒史最少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北齐书》卷十一就有: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的记载;北周诗人庚信曾写过:“三春竹叶酒,一曲鵾鸡弦”的诗句,记载最早的竹叶青酒;唐诗人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朱翼中《北山酒经》云:“唐时汾州有乾酿酒”;宋窦革《酒谱》、宋张能臣《酒名记》、元宋伯仁《酒小史》等均有关于汾酒的记述。唐时,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清代中叶增至二百二十余家。
![]()
五粮液
五粮液牌五粮液酒是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酒厂的产品。1985年、1988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及金爵奖,1963
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88年获香港第六届国际食品展览会金龙奖,1989年获日本大孤第三届89关西国际仪器展金质奖,1990年获泰国国际酒类博览会金奖,1991年获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国际展览会金奖及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美国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1993年获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博览会特别金奖。
![]()
泸州老窖特曲
泸州牌、麦穗牌泸州老窖特曲又称泸州老窖大曲酒,是四川省泸州老窖酒厂的产品。
泸州古称江阳,酿酒历史久远,自古便有“江阳古道多佳酿”的美称。泸州地区出土陶制饮酒角杯,系秦汉时期器物,可见秦汉已有酿酒。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出兵江阳忠山时,使人采百草制曲,以城南营沟头龙泉水酿酒,其制曲酿酒之技流传至今。宋代酒业较为兴盛,熙宁年间酒课为“一万贯以下”,据《宋史》载泸州等地酿有小酒和大酒,“自春至秋,酤成即鬻,谓之小酒。腊酿蒸鬻,侯夏而出,谓之大酒。”大酒系烧酒。诗人墨客留有赞酒诗文,黄庭坚曰:“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唐庚曰:“百斤黄鲈脍玉,万户赤酒流霞。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杨慎曰:“江阳酒熟花似锦,别后何人共醉狂”,又曰:“泸州龙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怀,横舟自成趣”、张船山曰:“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元代泰定元年(1324)已酿大曲酒。明代万历十三年(1586)泸州大曲酒工艺初步成型。《泸县志》载:“酒,以高粱酿制者,曰白烧。以高粱、小麦合酿者,曰大曲。”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前后,“舒聚源糟坊”开业。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4个酒窖,其大曲酒脍炙人口。同治八年(1869)“舒聚源糟坊”改号为“温永盛糟房”,有大曲酒窖10个,其中6个建于1650年左右,4个建于1750年左右。清末白烧酒糟户达600余家,“民国以来减至三百余家矣。大曲糟户十余家,窖老者,尤清洌,以温永盛、天成生为有名。
![]()
剑南春
剑南春牌剑南春酒是四川省绵竹县剑南春酒厂的产品。
绵竹古属绵州,归剑南道辖,酿酒历史悠久。据李肇《唐国史补》载,唐代开元至长庆年间,酿有“剑南之烧春”名酒。诗人李白曾于剑南“解貂赎酒”的典故,留下“士解金貂,价重洛阳”佳话。其酒又称“烧香春”。宋代酿有“蜜酒”,据《绵州志》载:“杨世昌,绵竹武都山道士,字子东,善作蜜酒,绝醇酽。东坡及得其方,作‘蜜酒歌’以遗之。”清代康熙年间,陕西三元县人朱煜见绵竹水好,开办朱天益酢坊,酿制大曲酒,后相继有杨、白、赵三家大曲作坊开业。从此大曲酒成为绵竹名产。据《绵竹县志》云:“大曲酒,邑特产,味醇香,色洁白,状若清露。”清乾隆年间太史李调元在《函海》中说:“绵竹清露大曲酒是也,夏消暑,冬御寒,能止吐泻、除湿及山岚瘴气。”他还赋诗称:“天下名酒皆尝尽,却爱绵竹大曲醇。”光绪年间曾列为贡酒。名泉出佳酒,《绵竹县志》云:“惟西南城外一线泉脉可酿此酒”,并指出“用城西外区井水蒸烤成酒,香而洌,若别处则否”,这泉水是著名的“诸葛井”。是三国末年,魏兵入蜀‘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守城拒敌、掘井汲水之用,后遂将井名为“诸葛井”。清代末年,绵笔直大曲酒坊有17家。1919年间“有大曲房25家,岁可出酒十数万,获钱五六万缗,销路极广”。后发展为30余家,有酒窖116个,最高年产达350多吨。1922年绵竹大曲获四川省劝业会一等奖,1928年获四川省国货展览会奖章及奖状,声名鼎盛,行销各地,时人赞有“十里闻香绵竹酒,天下何人不识君?”的雅誉。1941年,酒坊有200多家,产酒200万公斤。享有盛誉的大曲烧房有乾元泰、大道生、瑞昌新、义全和、恒丰泰、天成祥、朱天益、杨恒顺等38家,拥有酒窖200个。小曲烧房有100余家,其中以第一春、曲江春、永生春、德永春等作坊著称。1951年在朱天益等烧房基础上建成绵竹酒厂,继续生产大曲酒。1958年投产高档白酒,由蜀中诗人庞石帚起名“剑南春”。1985年更为现厂名。
![]()
西凤酒
中国四大名酒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始于殷商,盛于唐宋,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灿烂。
西凤酒原产于陕西省宝鸡、(西府)凤翔、岐山、眉县一带,唯以凤翔城西柳镇所生产的酒为最佳,声誉最高。这里地域辽阔,土肥物阜,水质甘美,颇具得天独厚的兴农酿酒之地利,是中国著名的酒乡。它始于殷商,盛于唐宋, 西凤酒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就已列为珍品,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凤翔是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有凤鸣歧山、吹萧引凤等故事。唐朝以后,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人称西府凤翔。酒遂因此而得名。史载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列为珍品。苏轼任职凤翔时,酷爱此酒,曾有“柳林酒,东湖柳,妇人手(手工艺)”的诗句,后来传为佳话。
![]()
古井贡酒
古井牌古井贡酒是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酒厂的产品。
亳州曾称亳县,古称谯陵、谯城,是曹操、华佗的故乡,汉代酿有酒品闻名著称。据《魏武集》载:曹操向汉献帝上表献过“九酝酒法”,说:“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今仅上献。”“贡酒”因而得名(古井贡酒是集团的主导产品,其渊源始于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和酿造方法晋献给汉献帝刘协,自此一直作为皇室贡品。)。据《亳州志》载:酿酒取水用的古井,是南北朝梁代大通四年(532年)的遗迹,井水清澈透明,甘甜爽口,以其酿酒尤佳,故名“古井贡酒”宋代时亳州酿酒业很发达,熙宁年间的酒课达“十万贯以上”。明代初期,怀姓商人在减店集建“公兴糟坊”以酿“减酒”闻名于世。清代,亳州酿有众多酒品,《亳州志》载:“酒品,高粱酒俗曰大曲酒,其高者曰干酒;明流酒又名希熬,相传陈希夷先生始造故名;小药酒,用药曲蒸成,惟夏月饮之可以祛暑;福珍酒,其色红,其味甜;老酒,其香味仿佛绍兴酒;三白酒,色白味甜,糯米酿成;竹叶青、状元红、佛手露,皆高粱酒之染色者”,可见亳州酿酒业发达。1925年,城内有54家糟坊,以“三盛、在源永糟坊”著称。